邮箱:tbeducation@daznet.cn
文丨周岁 编丨Luna
最近,外滩君和杭州鼎文学校的学术校长叶斌聊了聊留学的问题。
跟网上的焦虑氛围不同,外滩君之前的社群调查显示, 超60%的家长表示,不会因为当下的政策变动,改变留学的决定。
叶校长也有同感, 身边的家长“行动上会有Plan B,但内心都很坚定”。
“这是教育的底层逻辑决定的——家长们当然会比较不同路径、留学目的地的特点和优劣势,但 他们真正在意的是核心问题是‘什么是适合我孩子的’。”
但接下来的问题是,国际化路线其实很考验家长的认知:
不是转到体制外就一劳永逸了,只是学习和评估的方式变了,那该怎么规划?
展开剩余92%海外大学看重孩子的体育、艺术素养,上哪儿去找好教练、好老师?
不希望孩子成长得“千人一面”,怎样才能挖掘孩子与众不同的特质?……
这些事关孩子成长的问题,恰恰是叶斌校长日常最常被家长们问到的。而在杭州鼎文,这些问题,都不再是家长们要担心的。最常听到的反馈都是“孩子自从来上学后就不想走了”。
是怎样一所神仙学校,能把国际化教育路线上的痛点解决得漂漂亮亮?
留学最坚定的家长们
没有把名校当作首要目标
“美国的政策调整不是第一次,也不是唯一有政策变动的国家。”叶斌校长说,“所以, 仍然坚定留学的家长,一定不是把“名校”“工作”作为首要目标,更多考虑的是‘希望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’。”
这种“以终为始”的逻辑,不仅体现在家长对留学的态度上,更体现在为孩子选择怎样的K12教育上。
而叶校长所在的杭州鼎文学校,也和这些家长同频,孩子们被给予了四点期待:
01 强调身心健康是孩子未来发展的基石
02 希望孩子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视野
03 强调终身学习的能力
04 希望孩子们具备预判和解决问题的能力
这所钱塘江边的K12一贯制国际化学校,最核心的教育宗旨就是“一切以学生为中心”。很多家长来到鼎文,最先被打动的就是学校豪华的“顶配”硬件:
15亿投资下,学校可用面积400余亩,可能是江浙沪最大的!
单运动场馆,就有马场、高尔夫球场、水上运动中心、10个篮球场、8个网球场、5个壁球馆、50米8道国际级赛事标准泳池、400米标准操场,各种专门运动场地一应俱全。
学校甚至请到了国际级教练Nick Brown亲自执教网球大师训练营。要知道Nick Brown堪称英国网球界的“传奇教练”,担任了20余年剑桥大学网球队主教练。
再说学习场所,中学图书馆有3500平方米,还有700人剧院,400平方米的黑盒剧场,演艺厅、舞蹈室、美术室、书法室等功能区,体验感直接拉满!
生态创新基地里面,竟然有包含18个马厩的马场,还有多样性动植物园、露营园和种植园,各种探究、研究项目在校内就能完成。
更有特色的还是课程体系:
“小学5年+初中4年”的学制下,高中前,鼎文开设双语班,让孩子之后既能走体制内,也能走留学路线;
高中,在iGCSE的衔接下,更是IB/A-Level/AP三大课程体系并行,别说在杭州是独一份,在上海也不多见。
不过,在叶斌校长看来,硬件和课程还只是“皮”,真正的“骨”依旧在于教育的底层逻辑。“无论设计多好的课程,最重要的是如何落地,教师团队如何支持好学生的发展。”
因此, 学校的师生比特别优越。幼儿园平均师生比 1:4;小初高平均师生比1:6,中外师资比1:1,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比例为90%,基本都有10年以上的教学经验。
另外, 教学内容和方法上,又融合中西精粹,采百家之长。
就拿数学来说,世界各地的小学数学知识点内容和总量是一致的,区别在于顺序和衔接,比如新加坡数学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就很受好评。
所以鼎文的数学课就以中国国家课程为教学内容,在低年级借鉴新加坡的CPA教学法,用具象的模具呈现抽象的概念;
到高年龄段,又使用大单元教学。通过内在的教学逻辑,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。
“高中三大课程也是如此,批判性思维、服务行动等不是谁独有的;学术的差别也不在于学的内容不同,而是最终的考评方式有差异。”
这也是为什么鼎文在9、10年级,通过iGCSE课程给孩子打好基础后,有底气让他们任选自己适合的方向。
所以说,教育的模样取决于希望孩子成长成什么模样。
定制课程、领先学习
看到一千个孩子的一千种成功
外滩君很喜欢鼎文学校的一句话:世界上只有一个谷爱凌,也只有一个郭文景,但是有无数个优秀卓越的孩子。
那么,追求卓越,要不要“卷”?
叶斌校长坚定地回答: “要‘卷’,并且是学术和全人发展两手都要抓,两手都要硬。”但这并不意味着几十个孩子坐在教室里刷题那种“卷”,而是 各人有各人的打法。
10年级的Ben同学刚来到鼎文时,目标就很明确,想要开发出更普惠的手机底层语言,让不同系统的用户都能受益。在升学指导的建议下,他把目标定为加州伯克利——它有着全美顶尖的计算机专业。
按照常规,10年级还在iGCSE的衔接阶段。但是Ben对计算机的兴趣特别强烈,学校便让他提前学习AP数学和计算机,计划今年考出分。
其实,Ben不算特殊, “一生一课表”在鼎文是基本操作。学有余力的同学都可以申请提前学习A-Level和AP课程。 “只要学生想学,只要课对学生发展是有益的,哪怕只有一两个同学,也会开课。”
叶斌校长提到了鼎文非常注重的两个点,也是学术卓越的关键:
一个是每个孩子都要被看见。学校不仅进行差异化教学,还有student hour、晚自习等单独辅导。并且6年级就开设生涯规划课程,9年级就有专业的升学指导服务。
另一个是Challenge and Joys(挑战与乐趣并存)。“这蕴含了学习的本质,什么情况下学习效率最高?是孩子们有好奇心,主动学习的时候。”
比如小学部的戏剧每个孩子都要参加,但确实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站在台前。于是,老师会鼓励心思细腻,善于写作的孩子参与剧本创作;组织能力强的孩子负责协调各部门;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参与制作道具。最终,每个孩子的付出都以不同的形式融入了演出之中。
还有一位高中部转校生Chris,在来鼎文之前,一直都是班上的“透明人”。但没想到在鼎文,只是一点小小的进步,都会被老师鼓励。慢慢地,他被化学老师风趣的课堂吸引,主动参加化学老师的“炼金勇士营”竞赛俱乐部。在俱乐部的辅导中,老师对知识点的拓展、联系,让他对化学越来越感兴趣,成绩实现了很大突破。化学老师也特别为他感到骄傲。
说到这里,竞赛也是鼎文的重要学术内容。 从小学开始,每个孩子都会被鼓励去参加各种竞赛。
“从Spelling Bee单词拼写比赛,到AMC、袋鼠数学竞赛,还有许许多多科学竞赛,低年龄段的比赛甚至有入围奖、参与奖。在家长眼里可能不算什么,但孩子们得到了鼓励,特别能激发学习动力,实现以赛促学。”
向下
鼎文学子今年获得的部分喜报
本学年,鼎文的孩子们已经收获了AMC、SMC和SASMO等数学竞赛、iGEM生物竞赛、JCCO化学竞赛等很多重磅奖项。
叶斌校长特别自豪的是,“在鼎文这样一个无边界的学习社区里,孩子们没有做不到,只有想不到,而且很多时候都是孩子自发地、变着花样地“卷”。
插播一下
学校开放日活动
👇
大师亲临指导,顶配硬件资源
给孩子极致的校内体验
学术这个核心以外,不得不提的,还是鼎文400余亩的校园,让孩子能够在校内就开展各种PBL项目探究、研学等学习内容,省下校外奔波的精力。
先说热度很高的超级拓展课程体系(SCA)。 这学期,鼎文已经开设100多门拓展课,覆盖70个门类。
其中特别受欢迎的,还是网球课。8片专业网球场,覆盖了专业级、符合国际标准乃至顶尖赛事规格的不同类型, 国际顶级教练 Nick Brown 亲临指导的“网球大师训练营”。
这位传奇教练指导的运动员中,还包括WTA女子单打最高世界第一、五座大满贯得主、现役波兰选手lga Swiatek。
有学生要学习花样游泳、高尔夫,学校也专门请相关教练进学校指导。这样,家长和孩子就不用周末再到处找教练,学校就能满足。
对叶斌校长来说,每天特别幸福的时刻就是看着孩子们挎着大包小包去餐厅,包里是泳衣、乐器,或是球杆,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还有生态创新基地,更是进行各种探究活动的天选场所。
叶斌校长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小学的综合科学课程,有一个课题是水循环。课本上的示意图干巴巴的,但在生态创新基地孩子特别兴奋地观察了雨水怎么被植物吸收,在循环中再次变成雨。还拓展到“水资源保护”主题,研究了水污染和水体净化。
最后,孩子们还做了一次成果展,向老师、家长,其他年级的同学做双语报告。特别有意思的是,孩子们还给叶斌发了一个“大拇指”,因为她现场提了几个很好的问题,是很好的倾听者。
“那个时刻你可以强烈地感受到,不是高中、大学才能开始研究。 研究本身就包括了观察、提问、思考、分析、解决问题等各种技能。学习和成长也不是只在课本或教室里。”
如今,生态创新基地已经成了不少课的“第二课堂”:
初中部的同学采摘不同的叶片,提取天然染料,做拓印扇子;
在农耕园种下的四季豆、西葫芦、芹菜、苋菜和小番茄等各种有机果蔬,成为了烹饪课的主角;
还有科学课的光合作用,美术课的课外写生,语文课的《荷塘月色》,都有了不一样的体验。
世界不断变化
跨文化理解力将成为新的“硬通货”
当外滩君抛出“这代孩子在面对什么独特挑战”时,叶斌校长思考了一会儿,说道: “这一代孩子所处的世界变化太快,信息太多,资源也太多,但有时候多不一定好。”
“所以,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发展学术、体育、艺术,更加根本的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。”
这也是为什么 品格教育被鼎文格外强调。
一个小细节是打招呼。叶斌校长每天都会在校门口迎接入校的孩子,笑盈盈地道声“早上好”。不少孩子可能是害羞,可能是意识比较薄弱,一开始不太会主动打招呼。
“和孩子说100次,他也未必改的过来,但如果老师以身作则,孩子就会耳濡目染。”一天天过去,叶斌亲眼看着孩子们从一开始的不习惯,到后来主动热情地打招呼。
而鼎文这样的国际化教育社区里,价值观的内涵还延伸到更高的维度—— 如何理解自己的文化环境,如何在世界舞台上,做出些不一样的事。
这事儿听起来很宏大,但鼎文巧妙地用 国际理解教育项目(EIU),把这个主题贯穿了学生学习生涯的始末。每周固定的两节课,一节中文一节英文。
比如3年级的“城市”主题探究,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戏剧等不同科目齐上阵,设定了不同的学习计划,引导孩子更了解杭州这座城市。
高中阶段,国际理解的内涵和社团、公益服务等活动产生了更多连接。
叶斌校长就提到一位转学生Allen,刚入学时,他对自己和未来的认识很模糊。但前段时间,他明确地说自己对金融特别感兴趣。这背后,积累了很多课内、课后,以及社团的体验,他还特意用新账户实际体验了一下股票市场。
最后,他分析自己不太适合做科研,更适合和人打交道。他还希望自己未来能开设一个公益基金,帮助一些贫困家庭,并且已经在考虑如何在社团中开始一些公益服务。
叶斌听完,感到特别欣喜。
这些想法,如果不是特别了解自己,并且了解这个世界上在发生什么,是很难有的。
就像叶斌校长在采访中反复提及的,鼎文一切以学生为中心,会看见每个孩子。在这种环境中,被滋养着长大的孩子,面对纷繁变化的世界,才会站得稳,也是留学路上,家长们的底气所在。
发布于:上海市股票配资推荐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