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
气
展开剩余81%《竹枝词》
宋·范成大
李核垂腰祝饐,粽丝系臂扶羸
节物竞随乡俗,老翁闲伴儿嬉
夏
至
简
介
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也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,日期在每年公历6月20日-22日之间。斗指午;太阳黄经90°;于公历6月21~22日交节。夏至这天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,几乎直射北回归线,此时,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。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,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。
夏
至
物
候
一候鹿角解
夏至阳气盛极而衰,阴气始生。古人认为鹿角属阳,此时因感阴气而自然脱落,象征阳消阴长的转折。此现象与麋鹿阴阳属性相关联,麋角属阴,冬至时才脱落,进一步印证阴阳消长规律。
二候蝉始鸣
雄蝉感知阴气萌生后振翅鸣叫,其声成为盛夏标志性声响。蝉鸣不仅宣告夏季深入,也暗含生物对环境变化的敏锐感知,体现自然节律与生命活动的同步性。
三候半夏生
喜阴的半夏在仲夏沼泽或水田中萌发,因生长于夏季过半之时得名。其出现标志着阴气渐长,植物生态随季节更替呈现适应性变化,印证了“夏至一阴生”的物候特征。
气
象
变
化
1
气温升高
“夏至”是盛夏的起点。虽然还没有到一年当中最热的日子,但离“入伏”也不远了。从“夏至”起,经过三个“庚日”,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,所谓“夏至三庚数头伏”。
1
“立竿见影”
在夏至这天,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,正午时分呈绝对(接近)直射状,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会出现“立竿无影”奇景。目前中国大陆设有5处北回归线标志,分别位于广东的汕头、从化、封开,广西的桂平和云南的墨江。
1
雷阵雨天
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,空气对流旺盛,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。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,降雨范围小,人们称“夏雨隔田坎”。
发布于:北京市股票配资推荐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